谁也不会想到,2024年开年“最卷”的行业,竟是各地文旅局。
在这一波文旅局大内卷中,从喊麦式宣传到cosplay,再到肌肉猛男或伪娘诱惑,有的甚至装傻卖萌、以丑博出圈,不禁让网友迷惑:“道德在哪里,底线在哪里,地址又在哪里?”
不光运动式表演成疯魔,“题海战术”也扼杀了文旅局官号小编们的睡眠。吉林文旅凌晨2点半还在与网友互动求支招;河北文旅在抖音一天内连更75条视频,并宣称“75是抖音的上限,不是‘河北文旅’的上限”,不是电脑冒烟,就是我冒烟!”
随着文旅“巅疯”对决进入白热化阶段,各地文旅又开启“摇人”模式。河北赵丽颖、河南王一博、 湖南张易兴、湖北朱一龙、重庆肖战披挂齐上阵……谁家还没个流量明星了?
眼看着各地文旅局长杀红了眼,博人一笑(或一吐)之际,笔者却越来越看不明白,有几个问题想请教:
第一,文旅局的职责是什么?难道不是统筹规划制订公共文化和旅游事业发展政策,监督指导行业有序健康发展;天天像个MCN机构搞流量营销,美其名曰为地方带盐,这算不算不务正业?
第二,网络流量能够转化为多少实际客流?游客会因为文旅局长的形象而决定去一个目的地旅行消费么?游客对一个地方“种草”,取决于这个目的地的品牌(美景、美食、人文、风情等)和口碑(基础设施、景区质量、服务水平);从线上关注种草到线下“拔草”,还有多重因素的影响。一心铺在流量上的文旅局,跟最终为当地带来了多少客流和消费,行动与结果怕是南辕北辙。
第三,文旅局长的表演由谁买单?目前很多地方都是文旅局长携团队一同上阵,又是妆发道具又是剧情演绎,花着纳税人的钱搞一些牵强附会的“文旅营销”,然后再在平台上为这些内容买流量博出位。很难想象文旅局一众小编们费心运营着自家局长不甚雅观的形象时是什么心情……那些火了的文旅局长们,是否可以利用职务之便获得的知名度,在退休后大赚一笔也未可知。这是为本地代言,还是为自己代言?这算不算公器私用?
作为一个行业主管部门,国内的文旅局似乎并不清楚自己应该干什么、不该干什么。文旅局宣传层面“内卷”的背后,是各地文旅局的角色错位。
市场经济下,政府部门本来应做好的,是发挥好看不见的手的作用——比如通过制订科学合理的产业发展政策,规范景区价格、打击违规乱象、保障游客权益、提升服务水平。目的地营销可以交给专业媒体和机构来做;而不是把那只看不见的手,直接伸进市场,不管姿态好坏,跳下来硬要当运动员。
最近火爆的“尔滨”冰雪旅游,让隔壁的吉林文旅变成“急急”文旅。流量焦虑的背后,透露出对目的地差异化打造的底气不足。
黑龙江有冰雪大世界,自带俄式风情;而吉林有天池雾凇长白山,还有延吉边境的朝鲜族风情——文旅产业不能靠“抄作业”,因为目的地“生而不同”。
2024一开年,各地文旅着急抢人促消费的心情可以理解,但重点和方向搞错了。流量高低、跟风炒作不能定输赢,而是要着眼长远,修炼内功,在挖掘自身优势和特色方面下功夫。
真正把文旅产品的根基铺垫好,用特色体验和真诚专业的服务打动人,这对于游客来说才是真正的“流量密码”。